首页 >> 精选问答 >

禽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2025-09-26 16:12:45

问题描述:

禽在文言文中的含义,快急死了,求正确答案快出现!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16:12:45

禽在文言文中的含义】“禽”字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鸟类或家禽,但在文言文中,“禽”的含义更为丰富,不仅包括鸟兽等动物,还常用于表示捕获、擒拿等动作。本文将从词义演变、常见用法及例句等方面对“禽”在文言文中的含义进行总结。

一、词义总结

词语 现代解释 文言文中的主要含义
鸟类或家禽 1. 指鸟兽等动物
2. 表示捕获、擒拿
3. 有时也作“擒”的通假字
禽兽 动物的统称 常用来泛指野兽或动物,有时带贬义
禽兵 捕兽的士兵 古代指专门捕猎的士兵或猎人
禽俘 被俘虏的敌人 指被俘获的敌军或战俘

二、常见用法与例句

1. 指鸟兽等动物

- 《诗经·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乐。……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此处虽无“禽”,但“禽”常用于描写狩猎场景)

-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围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于是晋师退,楚师亦退。郑伯请盟,楚子许之。郑伯与楚子盟于武城,楚子遂入郑,郑伯出奔,楚子取其国。郑伯复归,楚子赐之以玉帛,郑伯辞曰:‘寡人不敏,不能事君,以得罪于大王,今蒙大王之恩,不敢辞。’……”

在这类语境中,“禽”常与“兽”连用,如“禽兽”,表示野生动物。

2. 表示捕获、擒拿

- 《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好食吾所食。’曰:‘客何能?’曰:‘能为我烹调。’……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梁王闻之,使人往迎,欲以为相。孟尝君辞而不受。……”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在这些句子中,“禽”多用于描述战争或狩猎中捕获敌人或动物的行为。

3. 通“擒”

- 《后汉书·隗嚣传》:“王莽时,嚣为郡吏,有威名。……嚣自度不得志,遂亡命于陇,依窦融,共起兵。……”

在某些古籍中,“禽”与“擒”通用,表示捉拿、捕捉的意思。

三、总结

“禽”在文言文中并非单一词汇,其含义随语境而变化。它既可以表示具体的动物(如鸟兽),也可以引申为捕获、擒拿的动作,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与“擒”相通。因此,在阅读古文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禽”的具体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结语

了解“禽”在文言文中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内容。通过查阅典籍和分析例句,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一字词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