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然纸上的意思是什么】“跃然纸上”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字或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场景等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仿佛从纸上跳出来一样。这个成语多用来赞美文学或艺术作品的描写细腻、表现力强。
一、
“跃然纸上”出自清代学者赵翼的《瓯北诗话》。原意是说画中人物仿佛要跳出纸面,后引申为文字描写非常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该成语常用于文学、艺术评论中,强调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现代语境中,“跃然纸上”不仅可用于描述文学作品,也可用于形容摄影、影视、绘画等艺术形式中形象逼真、富有生命力的表现。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跃然纸上 |
出处 |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 |
原意 | 画中人物仿佛跃出纸面 |
引申义 | 形容文字或艺术作品描写生动、形象逼真 |
使用场合 | 文学评论、艺术评价、日常表达 |
近义词 | 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跃然眼前 |
反义词 | 毫无生气、平淡无味、死气沉沉 |
示例句子 | 他的描写真是跃然纸上,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个场景。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跃然纸上”时,应注意语境是否恰当,避免过度夸张。它更适合用于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语境,如文章赏析、艺术评论等。在日常交流中,可适当简化为“生动形象”或“活灵活现”。
总之,“跃然纸上”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对艺术表现力的高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