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友人离别的深情。这首诗不仅是李白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也体现了盛唐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一、
《峨眉山月歌》以峨眉山的月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乘舟远行时所见的自然风光,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虽仅有四句,却层次分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二、原文及释义
原文 | 释义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峨眉山上的月亮已有一半在秋天的夜空中升起,它的倒影映入平羌江中,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我在夜里从清溪出发,前往三峡,思念着你,却无法相见,只能望着江水流向渝州。 |
三、艺术特色分析
特点 | 内容说明 |
意境深远 | 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惆怅的氛围。 |
情景交融 | 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语言简练 | 全诗仅20字,却包含了丰富的画面感和情感表达。 |
时空交错 | 从峨眉山到平羌江,再到清溪、三峡、渝州,空间转换自然,时间线索清晰。 |
四、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善于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山水、送别、饮酒、边塞等。《峨眉山月歌》正是其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
五、结语
《峨眉山月歌》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技巧。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李白表达了对人生、友情的深刻感悟,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