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吕相绝秦原文及翻译

2025-09-22 01:09:18

问题描述:

吕相绝秦原文及翻译,急到跺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01:09:18

吕相绝秦原文及翻译】一、

《吕相绝秦》是《左传》中的一篇重要文章,记述了晋国大夫吕相(即魏锜)在与秦国断交时所作的外交辞令。这篇文章以言辞犀利、逻辑严密著称,体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复杂的外交关系和政治斗争。

文中通过回顾历史、列举事实、指责秦国背信弃义的行为,最终达到与秦断交的目的。文章结构清晰,语言庄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历史价值。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吕相绝秦,曰:“昔者先王之与秦也,约为兄弟,其后秦背盟,不与我同好。” 吕相与秦国断绝关系,说:“从前先王与秦国结为兄弟之国,后来秦国违背盟约,不再与我国友好。”
“今秦欲并天下,而我不能与之争,是以吾君与秦为仇。” “现在秦国企图吞并天下,而我们无法与它抗衡,因此我们的国君与秦国成为仇敌。”
“昔者会于令狐,秦人负约,我不敢忘。” “以前我们在令狐会盟,秦国背弃约定,我不会忘记这件事。”
“又会于河曲,秦人败我,我不敢怨。” “后来在河曲再次会盟,秦国打败了我们,我也不感到怨恨。”
“今又会于令狐,秦人复叛,我不敢不报。” “如今又在令狐会盟,秦国再次背叛,我不得不做出回应。”
“吾君有仁德,不忍杀伐,故遣我来,告于秦君。” “我们的国君有仁德,不愿发动战争,所以派我前来,向秦君宣告。”
“若秦君能悔过,尚可修好;否则,晋必讨之。” “如果秦君能够悔过,还可以重新和好;否则,晋国必将讨伐秦国。”

三、文章分析

《吕相绝秦》不仅是外交辞令的典范,更展现了春秋时期“礼”与“战”的交织。吕相作为晋国使者,以理服人,以史为据,既不失威严,又不失礼貌,体现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智慧与修养。

此外,文中多次提到“会于令狐”、“会于河曲”,说明两国之间曾有多次盟会,但每次都被秦国背弃,这反映了秦国在春秋时期的反复无常和扩张野心。

四、总结

《吕相绝秦》是一篇具有高度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文章,不仅记录了晋秦之间的外交冲突,也反映了春秋时期国家间复杂的关系网络。通过本文,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外交辞令的风格和策略,以及当时政治斗争的真实面貌。

如需进一步了解《左传》中的其他篇章或相关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