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常用分度号】热电偶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温度测量工具,其工作原理基于两种不同金属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中产生的温差电动势。根据不同的材料组合,热电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温度范围和使用环境。为了便于识别和应用,热电偶通常采用特定的“分度号”进行标识。
以下是对常见热电偶分度号的总结,包括它们的名称、材质、适用温度范围以及典型应用场景。
热电偶常用分度号总结
分度号 | 材质组合 | 温度范围(℃) | 典型应用 |
S | 铂-铂铑合金 | 0 ~ 1700 | 高温测量,如高温炉、实验室 |
R | 铂-铂铑合金 | 0 ~ 1700 | 高精度高温测量,常用于精密仪器 |
B | 铂-铂铑合金 | 600 ~ 1800 | 高温区域,如熔融金属、高温窑炉 |
K | 镍铬-镍硅 | -200 ~ 1300 | 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如锅炉、管道 |
N | 镍铬硅-镍硅 | -200 ~ 1300 | 抗氧化性能优于K型,适用于高温环境 |
J | 铁-康铜 | 0 ~ 750 | 适用于低温至中温测量,如食品加工 |
E | 镍铬-康铜 | -200 ~ 900 | 高灵敏度,常用于低温测量系统 |
T | 铜-康铜 | -200 ~ 350 | 常用于低温测量,如冷冻设备、实验室 |
小结
以上是常见的热电偶分度号及其特性。选择合适的热电偶类型应根据实际测量环境、温度范围及精度要求来决定。例如,在高温环境中,S型或B型热电偶更为可靠;而在中低温范围内,K型或T型则更具经济性和实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注意热电偶的安装方式、补偿导线的选择以及冷端温度补偿等问题,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了解并合理选用热电偶分度号,有助于提高测温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