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书格式】在法律实践中,起诉书是司法机关依法提起诉讼的重要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正确撰写起诉书不仅有助于案件的顺利推进,也体现了法律程序的规范性与严谨性。以下是对起诉书格式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起诉书的基本结构
起诉书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明确文件性质,如“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书”。
2. 原告/公诉机关信息:包括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3. 被告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
4. 案由:简要说明案件性质及所涉法律问题。
5. 诉讼请求:明确提出原告的诉求或检察机关的指控。
6. 事实与理由:详细陈述案件事实和法律依据。
7. 证据清单:列出相关证据材料。
8. 结尾:注明提交法院名称、日期及签名或盖章。
9. 附件:如有附带材料,应列明。
二、起诉书格式总结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标题 | 明确为“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书”,如“起诉书格式” |
| 原告/公诉机关信息 | 包括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等 |
| 被告信息 |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住址、职业等 |
| 案由 | 简要说明案件类型,如“故意伤害案”、“合同纠纷案” |
| 诉讼请求 | 明确提出具体请求,如“请求判令被告赔偿损失10万元” |
| 事实与理由 | 详细描述案件经过,并引用相关法律条文作为依据 |
| 证据清单 | 列出所有证据材料,如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 |
| 结尾 | 注明法院名称、提交日期、原告或公诉机关签章 |
| 附件 | 如有附加材料,应单独列出并注明 |
三、注意事项
- 语言规范:使用正式、客观、准确的语言,避免主观臆断。
- 逻辑清晰:事实与理由部分需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 格式统一:根据法院要求,使用标准字体、字号、页边距等。
- 真实合法:所有内容必须真实,不得伪造证据或虚构事实。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起诉书不仅是法律程序中的重要文书,更是案件审理的基础材料。因此,撰写时应认真对待,确保内容完整、格式规范、逻辑清晰,以提高案件处理的效率与公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