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全诗

2025-09-16 14:25:57

问题描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全诗,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6 14:25:57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全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句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它不仅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也寄托了人们对团圆与美好的向往。

一、原文回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中秋夜思念弟弟苏辙时所作,全词如下: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

这首词通过描写中秋明月,抒发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与对亲人的思念。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以自然现象比喻人生百态,表达了世间万物皆有变化、难以尽善尽美的哲理。

该句不仅展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他对亲情的珍视。即使身处异地,只要心怀牵挂,便能共享同一轮明月,达到心灵上的共鸣。

三、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内容
出处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原文句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作者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
创作背景 中秋夜思念弟弟苏辙
主题思想 人生无常,世事难全;珍惜亲情,寄托希望
意象运用 以“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以“阴晴圆缺”比喻人生起伏
语言风格 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与情感
现代意义 鼓励人们面对人生挫折时保持豁达心态

四、结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仅是对人生现实的深刻揭示,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虽然无法控制命运的变化,但可以调整自己的心境,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落。正如苏轼所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份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系,正是中华文化中最为动人的部分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