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是什么意思】“方寸”是一个汉语词语,字面意思是“一平方寸”,即面积单位。但在实际使用中,“方寸”常被引申为“心”或“内心”的代称,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情感状态或内心的波动。
一、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义 | 原指面积单位(一平方寸),后引申为“内心”或“情绪” |
出处 |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夫以一寸之刃,制万钧之重。” |
常用语境 | 表达心情、情感、意志等内在状态 |
常见搭配 | “方寸不乱”、“方寸大乱”、“方寸之间”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文学、诗歌、日常表达中,强调心理状态 |
二、详细解释
“方寸”最早是古代的长度单位,1寸约为3.3厘米,1平方寸就是约10.89平方厘米。这个单位在古代常用于衡量地图、书籍、印章等物品的大小。
但随着语言的发展,“方寸”逐渐演变为一个比喻性的词汇,尤其是在文言文中,常用来指代“心”或“内心”。比如:
- “方寸不乱”: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依然冷静,内心稳定。
- “方寸大乱”:表示内心慌乱、情绪失控。
- “方寸之间”:可以理解为“心中”,也常用来形容细微之处。
这种用法在诗词、小说、成语中非常常见,体现了汉语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三、举例说明
成语 | 含义 | 示例 |
方寸不乱 | 内心平静,不慌张 | 战场之上,他仍能方寸不乱,指挥若定。 |
方寸大乱 | 心绪混乱,情绪失控 | 听到噩耗,她方寸大乱,不知所措。 |
方寸之间 | 心中或细微之处 | 他只在方寸之间,便看穿了整个局势。 |
四、结语
“方寸”从最初的物理单位,演变为人内心世界的象征,体现了汉语的灵活性与深度。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交流中,“方寸”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值得我们在学习和使用时细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