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全文】《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著的一部启蒙读物,原名《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并改名为《弟子规》。全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是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教材之一。
以下是对《弟子规》全文内容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章节和核心内容。
一、原文结构概述
《弟子规》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1. 入则孝:讲述如何孝顺父母。
2. 出则悌:讲述如何尊敬兄长。
3. 谨:强调日常行为的规范与谨慎。
4. 信:强调诚信待人。
5. 泛爱众:倡导博爱与助人精神。
6. 亲仁:提倡亲近有德之人。
7. 余力学文:鼓励学习文化知识。
二、与表格展示
章节 | 核心内容 | 主要观点 |
入则孝 | 孝敬父母,听从教诲 |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 |
出则悌 | 尊敬兄长,和睦兄弟 |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
谨 | 行事谨慎,注重礼仪 | 朝起早,夜眠迟;晨必盥,兼漱口 |
信 |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
泛爱众 | 爱护他人,宽厚待人 |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
亲仁 | 近贤者,远小人 |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
余力学文 | 学习文化,充实自我 |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
三、总结
《弟子规》虽篇幅不长,但内容精炼,涵盖了做人、处世、修身、治学等多个方面,是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道德教育经典。它不仅适用于古代儿童,也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在社会中更好地立足与发展。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弟子规》原文进行提炼与整理,旨在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其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