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长物什么意思】“身无长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非常贫穷,除了身上穿的衣服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财物。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中的故事,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简朴、清贫但品德高尚。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身无长物 |
| 拼音 | shēn wú cháng wù |
| 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 |
| 含义 | 形容人非常贫穷,除自身衣物外别无所有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带有褒义色彩 |
| 近义词 | 一贫如洗、家徒四壁 |
| 反义词 | 富可敌国、腰缠万贯 |
二、出处与典故
“身无长物”最早见于《世说新语·德行》中关于王恭的故事。王恭出身名门,但生活简朴,一次有人问他是否有什么多余的东西,他回答:“我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身无长物”,用来形容一个人清贫但品格高尚。
三、使用场景
1. 描述个人经济状况:如“他虽然工作多年,但依然身无长物。”
2. 赞美他人清廉节俭:如“他虽官居高位,却始终身无长物,令人敬佩。”
3. 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写古代士人或隐士的清高形象。
四、常见误区
- 误解为“没有特长”:有些人误以为“身无长物”是指没有技能或才能,其实这是对成语的误读。
- 误用于贬义:该成语本身并不带有贬义,反而有褒义色彩,强调清贫但不堕志。
五、总结
“身无长物”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成语,不仅表达了经济上的贫困,更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操守和精神境界。在现代语境中,它既可以用于描述现实中的贫穷状态,也可以用来赞美那些坚守本心、淡泊名利的人。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