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郁于中的意思】“情郁于中”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清代文学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原句为:“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父亲是明白人,却从不把这层意思说出来,只是情郁于中,自然流露。”这句话表达了父亲内心情感深沉、无法言说,只能通过行动来表达。
一、
“情郁于中”字面意思是“情感积聚在心中”,形容一个人内心有强烈的情感,但因为种种原因(如含蓄、内敛、不愿或无法表达)而没有直接表现出来。这种情感可能是爱、愧疚、思念、无奈等,往往通过细微的动作、表情或行为来传达。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亲情、友情、爱情等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尤其是那些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情感的人。它强调的是情感的内在性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差异,体现了人性中细腻、含蓄的一面。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使用场景 | 表达方式 | 情感类型 |
情郁于中 | qíng yù yú zhōng | 情感积聚在心中,未直接表达 | 朱自清《背影》 | 描述含蓄情感、内心矛盾 | 动作、表情、行为 | 爱、愧疚、思念、无奈 |
三、延伸理解
“情郁于中”不仅是对一种心理状态的描述,也反映了文化中对情感表达的某种态度。在许多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将情感内敛,认为“情动于中,形于外”是一种美德,而不是情绪的宣泄。因此,“情郁于中”既是一种情感状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也被广泛用于文学、影视作品中,用来刻画人物内心的复杂与矛盾,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真实感。
四、结语
“情郁于中”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人性中深沉、细腻的一面。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有些情感虽然没有说出口,却依然真实存在,甚至更加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