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驼破瓮文言文翻译是什么】一、
《杀驼破瓮》是一则出自《百喻经》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看似荒谬的行为,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小失大,更不能因一时的贪念而失去更大的利益。
故事讲述一个人为了得到骆驼身上的肉,不惜打破水瓮,结果既没得到肉,也失去了水,最终两头都失去了。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目光短浅、因小失大的人。
二、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昔有愚人,入寺,见一沙弥,诵经声美,便问:“汝是何人?” | 从前有个愚人,走进寺庙,看见一个沙弥,诵经的声音很好听,就问:“你是谁?” |
沙弥答曰:“我是沙弥。” | 沙弥回答说:“我是沙弥。” |
愚人复语曰:“我欲学汝,可得否?” | 愚人又说:“我想学你,可以吗?” |
沙弥答曰:“不可,汝若学之,必不得成。” | 沙弥回答:“不可以,如果你学,一定不能成功。” |
愚人不信,遂往山中,独坐修行,经年累月,不悟其理。 | 愚人不相信,于是到山中独自修行,一年又一年,始终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
后遇一人,问曰:“汝何为者?” | 后来遇到一个人,问他:“你是干什么的?” |
愚人答曰:“我学沙弥。” | 愚人回答:“我在学沙弥。” |
问曰:“汝学沙弥,有何所得?” | 问:“你在学沙弥,有什么收获?” |
愚人曰:“我但见沙弥诵经,我亦诵经;见沙弥礼佛,我亦礼佛。” | 愚人说:“我只看见沙弥诵经,我也诵经;看见沙弥礼佛,我也礼佛。” |
问曰:“汝学之,能得果否?” | 问:“你这样学,能得到什么成果吗?” |
愚人曰:“我不知。” | 愚人说:“我不知道。” |
问曰:“汝既不知,何苦学之?” | 问:“你既然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学呢?” |
愚人曰:“我见沙弥好,故学之。” | 愚人说:“我看沙弥好,所以学他。” |
问曰:“汝今学之,亦如沙弥乎?” | 问:“你现在学了,也像沙弥了吗?” |
愚人曰:“我虽学之,未得其意。” | 愚人说:“我虽然学了,但没明白他的意思。” |
三、寓意总结
内容 | 解释 |
故事核心 | 愚人盲目模仿他人,却不懂得背后的道理,最终一事无成。 |
寓意 | 做事要懂得方法和目的,不能盲目跟风或照搬形式,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
现实启示 |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应注重理解本质,而非表面模仿。 |
四、结语
《杀驼破瓮》虽为寓言,却蕴含深刻哲理。它提醒我们:追求目标时,要理性思考,避免因一时冲动或盲目模仿而失去更多。 与其“杀驼破瓮”,不如“明辨是非,择善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