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伏锧是什么意思

2025-07-25 21:29:26

问题描述:

伏锧是什么意思,快急哭了,求给个正确方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21:29:26

伏锧是什么意思】“伏锧”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它由“伏”和“锧”两个字组成,分别具有特定的含义。“伏”意为俯伏、低头;“锧”则是古代刑具,通常指砧板或刑台,用于处决犯人。因此,“伏锧”整体上指的是被押赴刑场受刑的情景,常用于描述受刑者在行刑前的姿态。

一、总结

“伏锧”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汇,原意是指受刑者被押往刑场接受处决时所处的状态。该词多见于古文、史书或文学作品中,带有强烈的悲壮色彩。其使用频率较低,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二、表格解析

词语 拼音 释义 出处/用法 常见语境
伏锧 fú zhì 受刑者被押赴刑场时俯伏于刑台上的状态 多见于古文、史书 古代刑罚、文学描写
俯伏、低头 《说文解字》 表示动作、姿态
zhì 刑具,刑台,用于处决犯人 《广韵》 古代刑罚相关

三、延伸说明

“伏锧”一词虽不常见,但在古籍中却有重要文化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也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罪恶的惩罚。在文学作品中,如《史记》《汉书》等,常用来描绘忠臣被害、英雄就义的场景,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历史厚重感。

此外,由于该词较为冷僻,现代读者在阅读古文时可能会遇到理解困难。因此,在学习古文或研究古代文化时,了解这类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文本内涵。

四、结语

“伏锧”是一个典型的古代汉语词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其在古文中的使用仍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历史价值。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法律、文化和文学表达方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