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在公什么意思】“夙夜在公”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勤勉敬业、日夜为公事操劳。这个词语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奉献精神,也蕴含着对职责和使命的高度责任感。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 夙夜在公 | sù yè zài gōng | 指早晚都在为公事操劳,形容人勤于职守、尽心尽力。 | 出自《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在公,在公明明。” |
二、成语解析
- 夙夜:指的是早晚、日夜。
- 在公:意为在为公家、国家或集体做事。
- 整体含义:表示一个人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在为公共事务而努力工作,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三、使用场景
| 场景 | 示例 |
| 表扬优秀员工 | “他夙夜在公,是公司当之无愧的榜样。” |
| 描述领导作风 | “这位领导夙夜在公,深受下属敬重。” |
| 历史人物评价 | “诸葛亮夙夜在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勤勉敬业、任劳任怨、鞠躬尽瘁 |
| 反义词 | 悠哉游哉、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
五、文化意义
“夙夜在公”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美,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视责任、忠诚与奉献的价值观。它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在工作中保持敬业态度,为集体或社会做出贡献。
六、总结
“夙夜在公”是一个表达勤奋、敬业和责任感的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如表扬、描述人物品质或强调工作态度。它不仅具有语言上的美感,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通过了解“夙夜在公”的含义及其使用方式,我们可以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