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全诗译文

2025-08-14 17:33:48

问题描述: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全诗译文,有没有人理理我呀?急死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4 17:33:48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全诗译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所作的一首著名作品,原题为《山坡羊·潼关怀古》,其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最为经典,道出了历史更迭中百姓的悲惨命运。这首作品不仅语言简练,而且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

一、诗歌背景与主题总结

《山坡羊·潼关怀古》创作于元朝时期,张养浩通过描写潼关的壮丽山河和历史变迁,抒发了对国家兴亡、百姓苦难的感慨。整首诗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核心思想,揭示了一个普遍的历史规律:无论是国家兴盛还是衰亡,最终受苦的都是普通百姓。

这首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反映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二、全诗原文与译文对照

原文 译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峰像人群聚集,波浪如怒吼般奔腾,山河环绕着潼关的道路。
望西都,意踟蹰。 望着昔日的都城,心中充满惆怅。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令人伤心的是秦汉时期经过的地方,万千宫殿早已化为尘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国家兴盛时,百姓受苦;国家灭亡时,百姓同样受苦。

三、核心思想解析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也是全诗的主题所在。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国家处于什么状态,百姓始终是最大的受害者。

- 兴时百姓苦:国家强盛时,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扩张势力,往往会加重赋税、征兵役,导致百姓生活艰难。

- 亡时百姓苦:国家衰败或灭亡时,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百姓更是流离失所,饱受苦难。

这种“两头受苦”的现象,体现了古代社会中百姓的无奈与悲哀。

四、艺术特色总结

1. 语言凝练:全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短短几句便传达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2. 对比手法:通过“兴”与“亡”的对比,突出百姓命运的悲剧性。

3. 情感真挚:作者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五、结语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历史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它提醒我们,在关注国家兴衰的同时,更应关注普通百姓的命运。张养浩的这首诗,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与铭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