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以烦执事的上一句是什么】一、
“敢以烦执事”是一句出自《左传》的古文,常用于古代外交辞令中,表达一种谦逊和礼貌的态度。这句话的完整出处是《左传·僖公十五年》,原文为:“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今吾子好以不敏,而欲以德报怨,其可乎?敢以烦执事。”
从上下文来看,“敢以烦执事”的意思是“冒昧地打扰您”,是一种非常客气的表达方式,表示说话者在请求或提出某种要求时,对对方的尊重与谦卑。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敢以烦执事”的出处及其上下文,以下表格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句古文的背景和来源。
二、表格展示
句子 | 出处 | 上一句 | 下一句 | 含义说明 |
敢以烦执事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 今吾子好以不敏,而欲以德报怨,其可乎? | 表达对对方的尊重,意为“冒昧地打扰您” |
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 敢以烦执事 | 表示如果依靠武力,楚国虽强也无用 |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 | 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 强调以德服人的重要性 |
今吾子好以不敏,而欲以德报怨,其可乎?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敢以烦执事 | —— | 表示对对方宽宏大量的赞赏 |
三、结语
“敢以烦执事”作为一句古文,不仅体现了古人讲究礼仪、注重言辞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与礼节的高度重视。了解其上一句及上下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句古文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
在现代语言中,虽然这种表达方式已较少使用,但其背后的谦逊与敬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