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一毛指的是什么】“九牛一毛”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数量极少、微不足道的事物。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在整体中所占比例极小的部分。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九牛一毛 |
拼音 | jiǔ niú yī máo |
释义 | 比喻极大数量中的一小部分,微不足道。 |
出处 |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大,其势不能自举也。”(后世引申为“九牛一毛”)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数量或价值极小,强调其微不足道。 |
近义词 | 九牛一毛、沧海一粟、杯水车薪 |
反义词 | 海量、巨量、庞然大物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九牛一毛”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枚乘的《七发》,原文是“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后来被引申为“九牛一毛”,用来形容在庞大的总量中只占极小一部分的情况。
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损失、花费、贡献等非常小的一部分,例如:
- “他捐出的只是九牛一毛,对整个项目来说微不足道。”
- “这点钱对他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损失 | “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对他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
表达贡献 | “他在项目中的努力只是九牛一毛,真正的功臣是团队。” |
谈论金钱 | “这笔钱对他来说只是九牛一毛,根本不会影响他的生活。” |
四、总结
“九牛一毛”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在整体中所占比例极小的部分。它不仅在古代文学中有所体现,在现代日常交流中也被广泛使用。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表达时更准确地传达“微不足道”的意思。